推广母乳喂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仅有38%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得到纯母乳喂养,日前卫生部公布的0至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
5月20日,少有人知道这天是中国所有哺乳母亲与孩子们的节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虽然当前我市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但采访中,记者欣喜看到,在我市不管是民间组织,医疗机构都在努力推动这项工作。
现象:母乳喂养率不高
“我也知道母乳对孩子有好处,可是乳汁不够,只能喂奶粉。”“产假马上休完了,单位离家又特别远,到时只能在晚上喂孩子了。”近日,在市区多家医院记者采访了多位新妈妈,她们都表示,希望能用母乳喂养,但因为种种原因,能坚持喂奶的新妈妈并不多。
“我第一次给娃娃喂奶,就被他狠狠地咬了一口,乳头都出血了,很痛,我都不想喂他了。可是,一周后,我就莫名其妙地停了乳,现在是想喂都没得喂,孩子只好吃奶粉了。”35岁的赵妈妈告诉记者,除了开始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让宝宝吸吮乳头外,其它时间都很少喂奶。
说起母乳喂养,高女士说,她家宝贝不到四个月就开始天天吃奶粉了,“没有办法,我上班后,单位离家比较远,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下午上班还经常迟到,坚持了一周我就放弃了”。
“我也知道,母乳中含有配方奶粉所没有,而且是婴儿成长所必需的生长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许多天然免疫抗体,对娃娃好,但我也没办法啊!”高女士很无奈。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倡议,新妈妈给婴儿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大(不得添喂任何配方奶粉或辅食),继续用母乳和其他食物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然而,据记者走访调查,我市母乳喂养率并不高。
据了解,母乳喂养率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原因很多:剖宫产的妈妈产后疼痛程度较大,身体的不适可能会令其不愿意哺乳;有些年轻妈妈存在不科学的观念,担心母乳喂养造成身材走样;虽然国家规定的产假有3个月至4个月,但工作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有些女性不愿意因为母乳喂养孩子而耽搁工作等。
90后妈妈胡豫说,自己女儿一岁了,自打孩子出生,她就坚持母乳喂养,孩子一直很健康,几乎没有病过。“当时有朋友劝我不要母乳喂养,说身材会走样。事实上,我一直母乳喂养,自己身材非但没走样,而且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苗条身材。”胡豫说道。
公立医院:强化母乳喂养宣教指导
5月7日,在市某医院产前门诊前,很多准妈妈排着队准备做产前检查。“母乳营养最均衡、最安全,母乳喂养还有利于增进母子情感……”检查的间隙,门诊医生对孕妇们讲起了母乳喂养的好处。
“从孕妇第一次来医院,我们就开始做相关的宣传工作,告知准父母们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母乳喂养。”对此,某医院妇产科主任卓华丽认为这非常关键,“在产前就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不至于产后茫然无措。利用孕妇到医院做检查的时间,医院还开设孕妇学校,把孕妇集中起来,组织专家、医护人员授课,讲一些如孕期营养、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有时还会带模型做实物教学。卓华丽介绍,通过母乳喂养课,帮助准妈妈们建立起健康喂养理念,使她们在产前就掌握一些常识,有助于今后的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经济、最安全、最营养的喂养方式,对新生儿成长发育也最有益。”卓华丽表示,媚药在哪里购买母乳对于婴儿,是其他任何食物不能比拟的。母乳不但包括宝宝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更奇妙的是,还会根据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自动对里面的成分进行调整而满足宝宝的需求变化。这一切都令人感叹自然之奇妙,人工喂养不论怎样调整,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卓华丽告诉记者,通过反复的宣教指导,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在我们医院生产的新妈妈,母乳喂养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她同时也表示,出院后,坚持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会有所下降,可能是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以致无法坚持,还有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妈妈陷入了“奶水不足”的误解。“其实,新生儿胃容量很小,吸入过多的母乳还会被吐出,只有频繁地喂养能使宝宝获得所需要的母乳量,同时也确保妈妈的产奶量能满足宝宝的需求。”卓华丽说道。
民间组织:让爱在集体中传递
34岁的李远莉还记得第一次组织联盟活动的忐忑与激动。“场地就定在自己家里,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会不会有人临时变卦,因此心里真有点不安。可一想到,神交已久的朋友即将从网络走到现实,心里又满是期待。”时至今日,李远莉所在的“联盟”团队已组织过了不少分享活动,主题均为“推广母乳喂养”。
李远莉所在的“联盟”是我市“母乳喂养”的民间团体——雅安唯爱37°C母乳喂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这位年轻妈妈在网络上、生活中不遗余力地推广母乳喂养。一年来有上百成员,为雅安众多新手妈妈实现母乳喂养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
4年前,李远莉初为人母。一直坚持母乳的她从未想过要推广母乳喂养。直到“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不少志愿者来雅,积极帮助灾区的妈妈指导母乳喂养。而参与其中的李远莉却遗憾地发现,灾区母乳喂养的妈妈屈指可数。
其实不仅是灾区,身边的朋友大都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母乳喂养,而这些本是可以避免的。“正确的观念需要被传递,好的方法更需要被了解。我希望有一个平台,分享知识和经验,通过线上、线下帮助更多的新妈妈,让她们不走或者少走弯路。”这样的初衷让李远莉萌发了推广母乳喂养的念头。
为了让工作更好开展,李远莉决定去成都参加专业培训。通过努力,她终于顺利取得相关质资。
回到雅安,李远莉通过网络上提供咨询、帮助和举办分享会,壮大“事业”。此外,她的支出全都自理,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妈妈加入母乳喂养的行列。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妈妈,影响力有限。想要扩大影响,除了通过网络线上、线下的活动,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李远莉告诉记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讯息,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参与,这是超越现实社交圈的好办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人开心的是,我们的团队在迅速壮大。现在联盟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原本不认识的母乳妈妈走到了一起,从网络上的交流,变成生活中相互鼓励、帮助的知己。李远莉自豪地说,联盟的QQ群起到的作用很大,很多妈妈都认为,这个群给予了她们最多的支持。“进了群的妈妈,80%以上能坚持母乳喂养。同时,纯母乳喂养到六个月再添加辅食的宝宝比比皆是。”李远莉自己的儿子也喂到了4岁,宝宝身体非常好。
当然,志愿者的工作也并非事事顺利。“我们也经常遇到尴尬的事。”李远莉说,以前上街发宣传资料,给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时被认为动机不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会坚持。”
“要促进母乳喂养,志愿者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但是,志愿者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资金的支持,比如说印宣传品、组织各种活动都需要钱。”李远莉有些苦恼地说,这些费用都是自己出。她曾经想过要去注册成立一个团体,但是非常尴尬,不知道什么定位合适。“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靠网络圈子宣传,但是这些远远不够。”
“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活动也让更多的母乳家庭在活动中收获了友谊,他们会在以后互相支持,并能有信心去告诉身边的人,母乳喂养是给予孩子更安全更健康的爱。”李远莉告诉记者,她们希望能和更多支持母乳喂养的单位一同促进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自己能做的有限,但李远莉还是感觉很欣慰,因为通过努力,现在联盟人数已经达到180多人,她相信身边会有更多妈妈坚持母乳喂养。 记者 石雨川